若我军骤然出击,必能将其一举击溃。”
他又提及袁绍旧事:“昔日袁绍善待异族,若袁尚尚在,异族必为其所用。如此,袁家余威将成隐患。”
众人点头,郭嘉最后分析:“今刘表不过徒有虚名,深知难以掌控刘备,故必定暗中防范。如此,则我军可无忧矣。”
刘备计划突袭许昌时,需调动大量兵力,而刘表不可能放任他轻易抽离控制范围,因此此次行动势在必行。
一劳永逸解决隐患后,才能顺利南下实现统一。
曹操听闻此策十分满意,立刻领军北伐,郭嘉作为军师随行。
得知消息的刘备果然试图煽动刘表攻击许昌,却如郭嘉预料般遭到拒绝。
尽管刘备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现实。
世人对郭嘉洞察人心、精准布局的能力叹服不己。
即便见识多次,仍对其操控人心的手段感到震撼。
看似复杂的人性在他眼中竟如此清晰。
与此同时,曹操与郭嘉商议作战方案,决定轻装简行,留下部分军队伪装撤退,主力则秘密绕道急进。
这一策略果然奏效,在白狼山突袭乌桓,令敌方措手不及。
如今局势发展超出预期,连刘备都意识到未来的强大对手非郭嘉莫属。
曹军最终大败乌桓,乌桓首领蹋顿阵亡,俘虏敌军二十多万。
袁尚和袁熙狼狈逃至辽东,投靠了辽东太守公孙康。
曹操率军紧追不舍,然而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与粮食短缺,甚至不得不杀马充饥。
曹操一度萌生退意,但郭嘉力劝他坚持到底,认为只要到达辽东,公孙康必会因惧怕而斩杀袁氏兄弟以示忠心。
曹操听从建议,历经艰难抵达目的地,果然公孙康送来袁尚兄弟的首级投降。
郭嘉凭借卓越的智慧助曹操平定北方,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然而,他在班师途中因长期酗酒、水土不服及过度劳累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曹操痛惜不己,称郭嘉是他最信任的谋士,未料英年早逝。
郭嘉虽生命短暂,却留下无数奇策妙计,深刻洞察人性,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支柱。
在众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懂曹操,他的离世让曹操痛失臂膀。
两人情谊深厚,宛如挚友。
他的谋划从无差错。
然而,郭嘉虽算尽一切,却未能料到自己的结局。
尽管北伐助曹操统一北方,却也结束了郭嘉的生命。
郭嘉才华横溢,堪称英雄中的佼佼者。
他学识渊博,胸中策略非凡,堪比范蠡、陈平。
可惜英年早逝,令中原失去重要支柱。
作为谋士榜第七名,颍川郭嘉备受瞩目。
战略才能卓越,战术能力更胜一筹,但其他方面稍显不足,影响力也不俗。
综合评分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