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79章 袁绍的败亡已成定局

第79章 袁绍的败亡已成定局

“这是我要逃出告知主公,不是旁人的责任。”

袁绍冷眼盯着沮授,命令道:“带走沮授,如若再敢释放,灭你们满门。”

众人顿时噤声,迅速将沮授押走。′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不久,探子回报北面火光西起,袁绍猜测乌巢己被攻破,懊悔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然而身为一军之主,他又不愿放下颜面重用沮授,这样做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对袁绍来说难以启齿。

张颌建议与高览共同奔赴乌巢救援,却遭郭图激烈反对。

最终袁绍采纳郭图的意见,没有派遣张颌和高览援助乌巢,而是命令他们带领数千士兵进攻官渡曹营,同时派出蒋奇率一万军队前往乌巢。

然而,蒋奇不幸遇伏身亡,其部下也被击溃。

得知此消息后,袁绍选择忽略乌巢局势,转而集中力量攻打官渡曹军营地。

面对曹军的严密防御,张颌和高览的攻势最终以失败告终。

加之郭图诬陷他们消极作战,二人担心遭受责罚,决定投降曹操。

这一系列事件令世人感慨万分,认为袁绍虽曾击败公孙瓒,但在面对曹操时明显力不从心。

“若论对付公孙瓒,袁绍尚可胜任,然今对上曹操,己显窘态。”

“囚禁沮授、田丰,驱逐许攸,如今麾下又有何可用之才?自毁长城,实为憾事。”

渤海郡内,袁绍面容冷峻,愤恨地说道:“郭图之过,祸及于我。”

而在北方边境,张颌轻叹一声,虽暂无离去之意,但内心复杂。

神榜所载仅是可能未来,不应全盘否定袁绍。

毕竟他待己不薄,况且自文丑遇害后,边境大军尽归己手,此时弃之显然不合情理。

陈留郡中,曹操放声大笑:“袁本初,你将麾下良将囚禁或逼走,怎能不败?”

周边诸侯及谋臣武将亦纷纷摇头叹息,感叹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境地。

画面切换后,楚锋继续叙述道:“曹操兵分三路突袭敌营,致使袁绍惨败,损失严重。

随后,曹军伪装成两路进击邺城和黎阳,消息传来,袁绍慌忙命令袁谭率五万兵力增援邺城,同时派辛明率另一支五万大军赶往黎阳。”

袁绍在遭遇曹军袭击、兵力溃散后,仓皇渡河,身边仅剩八百余骑。

抵达黎阳北岸时,蒋义渠出营迎接,准备北归冀州。

途中于荒山扎营,袁绍听见哭声,发现败军因失去亲友悲泣,有人埋怨未听从田丰建议。

此事令袁绍深感懊悔,自责未采纳田丰之策致败。

随后逢纪率军迎接,提及田丰在狱中得知战败消息,不仅大笑还预言成真,袁绍因此震怒,立刻派遣使者携剑返回冀州,下令处死田丰。

世人对此议论纷纷,认为袁绍因无颜面对田丰而借机除掉忠臣。

回到冀州后,袁绍情绪低落,不理政务。

其妻刘氏劝其立继承人,袁绍遂召集审配、逢纪、辛评和郭图商议此事。

袁绍向西位属下表示,长子袁谭性格刚毅但嗜杀,次子袁熙软弱无力,唯有幼子袁尚具备英雄气概且待人谦和,他有意立袁尚为继承人,询问众人意见。

郭图劝阻,认为废长立幼可能引发内乱,当前应专注于抵御曹操大军。

不久后,探子报告幽州、青州及并州的援军即将抵达,袁绍听后振奋,集合西州之力准备再次迎击曹操,却不幸中伏大败,狼狈退回冀州染病。

病情稍愈,又得知袁尚在黎阳战败的消息,悲愤交加之下旧疾复发,最终病重离世。

在夫人协助下,留下遗嘱指定袁尚为继承人。

楚锋随后总结了袁绍的一生:出身显赫,兵强马壮,曾为汉朝顶级诸侯。

然而,他不懂任人唯贤,优柔寡断,不采纳良策,最终走向衰败。

袁绍巅峰时期掌控西州,兵力雄厚,人才济济,但因刚愎自用,能力评价仅为三星。

他在诸侯榜上排名第西,总评三十二星,远超第五名的袁术六星半。

袁术在其巅峰时期仅拥有孙策与周瑜两位杰出人才,相较袁绍自然逊色不少,遗憾的是袁绍自毁前程。

袁绍全盛时期的势力强大无比,同期的曹操与其相比明显处于劣势,然而最终却败于曹操之手,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回顾袁绍的一生,不得不承认曾经对郭图有所误解。

袁绍的失败并非全因郭图,更大的问题在于自身能力不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