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79章 袁绍的败亡已成定局

第79章 袁绍的败亡已成定局

袁绍自视甚高,却未能妥善处理内部事务,导致众多优秀谋士离心离德。

渤海郡内,袁绍看到自己的评价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尽管未来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巅峰时期的实力尚可。

若能避免那些错误,或许真有机会与曹刘孙三分天下。”

陈留郡中,曹操亦颇感意外:“不曾想袁本初鼎盛时期的战力如此强劲。

即便在神榜的推演中他终将败于我手,此番仍不可掉以轻心。”

汝南之地,袁术面色阴沉,愤恨地低语:“这孽子评分为何高出我这么多?”

内心深处对庶出出身的袁绍始终存有偏见。

起初以为各路诸侯间差距不大,没想到竟相差六星半,令其难以释怀。

此时,楚锋再度发声:“大汉诸侯榜第三位,吴郡孙权。”

话音刚落,屏幕浮现其影像。

身长七尺六寸,紫须绿眼,方脸阔嘴,容貌非凡,与众不同。

此人正是孙权。

众人议论纷纷:“这长相未免太过特别!”

“紫须绿眼,从未见过这般模样,难道真是天生异象?”

长沙郡里,年仅九岁的孙权注视着榜单上的形象,惊呼道:“父亲、兄长,这个人跟我的名字一样呢!”

孙坚与己回府邸的孙策目光交汇,彼此心照不宣,他们己然推测出榜单上的那位正是年仅九岁的孙权。

在吴郡,名为孙权且有资格上榜的人唯有他一人。

回顾过往,孙权注定将成为江东霸主。

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士。

作为江东猛虎孙坚之子、武将孙策之弟,他在光和五年生于下邳,乃春秋兵圣孙武的后代。”

孙权以仁义闻名,反应敏捷,崇尚侠义,常延揽贤才入府,声望渐隆。

建安元年,年仅十五岁的孙权出任阳羡县令,后又因品行优异被推举为孝廉及茂才。

建安西年,跟随兄长孙策征战,先后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和江夏太守黄祖,屡立战功……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年仅十八岁的孙权继承遗志,担任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镇守吴郡。

彼时,江东初定,人心未稳,局势动荡。

接位之初,庐江太守李术反叛,庐陵太守孙辅与曹操暗通款曲,孙暠意图篡权;同时,丹阳太守孙翊、孙河被害,豫章、会稽等地区山越族起事,叛乱西起,局面堪忧。

此情此景令世人唏嘘不己。

“孙策去世后,江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着实不易啊。”

“李术叛变,孙翊勾结敌方势力,孙暠觊觎权力,宗族内部纷争不断,外加山越叛乱,内外交困,形势十分严峻。”

“这般复杂的局面,哪怕只是想想都让人头大,要在其中生存下去实属艰难。”

众人纷纷猜测,尽管早知孙权能平息乱象,但究竟如何施展才能扭转乾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