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他们的人文和历史。
毕竟如果连大汉都不帮他们记史的话,以后也没人帮他们记了。
然而,当汉武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之后。
史官不乐意了:
“陛下,我大汉竹简珍贵,拿来记录这些己灭小国的事迹是否有些太过暴殄天物了?”
“还请陛下三思。”
汉武帝:“……”
“……”
“……那算了。”
不是我不想,实在是你们不值得啊。
……
大秦
嬴政眉头微皱。
死死的盯着视频中的一条评论。
上面说那篇名为《阿房宫赋》的课文详细的剖析、告诫和反思了大秦灭亡的原因。
所以大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啊?
又要怎么避免?
你们光是提出来,但就是不把课文拿给人看。
这不纯纯吊人胃口吗?
嬴政的内心被搞得心急如焚。
大清。
秦始皇不知道阿房宫赋的内容。
但雍正却是知道的。
并且还时常阅读,其中一段他最为印象深刻,也时常拿来警醒自己。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消灭六国的人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消灭秦国的人是秦王朝自己,而不是天下的人。
可叹!要是六国都能爱护自己的人民,就完全能够抵挡住秦国了。
要是秦国能够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甚至传到万世。
谁能够诛灭它呢?
是啊,如果一个国家真的受人爱戴那他们的国民又怎么忍心让他们灭亡呢?
而一个国家如果不受待见,那么他的国民又怎么会在他快要灭亡的时候不尽心尽力的去维护他呢?
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大秦的灭亡是如此。
大明的灭亡也是如此。
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朝代皆是如此。
那他的大清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阿房宫赋》后面可是还有着一句更为重点的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龙椅上,
雍正紧紧握住扶手,思考着该如何吸取前代王朝灭亡的经验让大清延续得更久,不至于灭亡呢?
冥思苦想许久,却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来。
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贪婪的,几乎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跟士绅勾结、土地兼并、财富垄断有关。
自己在时还能够压制他们。
而当自己死后呢?
后世大清中有哪个皇帝能够把那些贪婪的人性给消灭掉吗?
显然没有。
而且自己的儿子弘历还是最贪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