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快婿 > 259、一片云

259、一片云

大军后,下午,侍卫亲军司天武左厢两万人马也从介州赶到。

杀岳怀兴后,赵立宽让慕容亭率骑兵五百护送侍卫司诸将回去,要求他们两天内带兵过来。

没想到他们只用一天一夜,都急匆匆赶来,随即全军五十多名指挥使及其以上军官全来拜见。

赵立宽宽慰众将,随后安排驻扎营地,并与众将一一见面,都做了介绍。

随后他郑重道:“我在西南打仗,手上少说也有数万血债,从来是不怕杀人的。

但我只对敌人狠辣,也非什么滥杀无辜之人,诸位但只听命,不迟疑误事,我保证绝不滥加刑罚。

何况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打仗赚富贵的,不用在其他地方动什么歪心思。

某没多大本事,但可以向你们保证,在我手下打仗,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众将宽心喜乐,连拱手表态:“我等愿听大师调遣!”

晚上,前方罗成勇派人送回消息,他已入中阳县城,代军没有发起进攻,中阳县暂时安全。

随后侯景斥候回报,他们在中阳县北五十里处的河谷中发现在大道旁扎营的大军前锋。

他们数了有一百八十三个营帐,估计有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是不小的一般队伍。

但考虑到代军规模,赵立宽下令让前线先不要轻举妄动,等中军北上汇合。

第二天一早,大军埋锅造饭吃过后,赵立宽正式下令,华州刺史张平率中军协助保护转远车队和辅兵民夫。

其余还剩下殿前军后军及侍卫军共三万余人,在赵立宽请率下向北开拔,挺进分水县、中阳县,开赴正面战场。

一路上到处都是从北往南逃的百姓,拖家带口赶着牲畜车马,见大军连让道在路旁。

赵立宽也三令五申强调军纪,倒没出什么劫掠欺负百姓的事。

路上赵立宽与一些逃窜的百姓交流,得到更多信息。

其中几位结队的村民说他们是中阳县北一处叫郭家村的村民,代军占了他们的房屋,他们连夜跑了。

赵立宽的军事经验敏锐察觉五十里是一个设伏的理想距离。

太近容易被发觉,太远又把他们放得靠近梁州,很可能让守军得到援军的消息。

五十里基本就是无战斗状态下一天的行军路程,都是正走到傍晚精疲力尽时的距离。

于是多问了几句,代军多少人,去的人马穿着之类的话。

一个见识多的老人告诉他:“去的白毛兵肯定是高官。”

赵立宽好奇:“老丈怎么知道?”

“嗨,我从小听说的见的,白毛兵都是头上毛越多官越大,那天上山的好几个头上一把毛,跟白毛公鸡似的,官肯定小不了!”老人笃定的说。

赵立宽学到了:“原来如此啊。

你们村能住多少人?”

年轻人没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支支吾吾:“我们村十来户,四五十个。”

老头摆手,指着赵立宽道:“屁话,他问的不是这个,我们村能驻扎五百人,再多就不成。

村里就两口井,磨盘大小,最多四五百人吃,再多要下山抬水,那路陡沟深,难着呢。

钟剑屏、赵三等亲兵不悦,老头面对朝廷指派的西北大帅没一点客气礼貌。

赵立宽笑着点头:“老丈,还得你教我啊。”

老头呵呵一笑。

赵立宽令人送他们十斤肉干,两罐路菜,五吊钱,然后嘱咐:“多往南走点,分水县全境都不安全。

这回要打大战,白毛兵过来了十万人呢。”

老头惊了,目瞪口呆,随行家属则连连道谢。

二月初一,中军主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开入分水河谷,天上一片白云,地上一片黑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