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老岸 > 默认卷(ZC) 第八章

默认卷(ZC) 第八章

百万买金,千万买邻。

远亲不如近邻。

这些老话,对巴豆家,尤其是对毕先生来说,确实是深有体会的,多少年来,毕家和同院的几家邻居相处,总算是和和睦睦,太太平平的。后来搬进来的李家和丁家,都是属于安分守己的人家,所以许多年来,虽然不能给巴豆家多大的帮助,但也极少讨气,极少惹是生非,和这样的人相处,是比较合毕先生的胃口的。

另外就是毛家,已经说过毛家和巴豆家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在巴豆出事后的几年,毛家老老少少给毕家的帮助是无法说清楚的。

奇怪的是,毕先生骨子里却是不大喜欢毛家的风格,这和毕先生的为人,和毕先生的性格等等无疑都是有关系的。

巴豆则不同,巴豆从小就对毛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的感觉,现在巴豆经历了许多人间沧桑,更是觉得有毛家这样的邻居是一种幸运。

巴豆下晚回来,不进大门,老远就能听见毛小白癞子唱戏。

一轮明月照窗前,

愁入心中似箭穿,

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

谁知道昭关有阻拦……

这是京戏《文昭关》中的唱段。

毛小白癞子开唱的时候,大家知道他已经有了三分酒意。

毛小白癞子十五岁开始拉车,就从十五岁开始喝酒,拉了五十年车,喝了五十年酒,从前三两酒量,现在还是三两酒量,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

毛小白癞子现在每天下晚回来,照例二两烧酒,好像是小学生的功课,不能不做的。老太婆倘是情绪好,帮他炒两只鸡蛋,毛小白癞子就很高兴,老太婆倘是不炒鸡蛋,毛小白癞子也没有意见,中午的或者隔夜的菜都行,再没有菜,酱黄瓜也能下酒,谁要是说他没有菜下酒,他就告诉谁,真正喝酒的人是不在乎菜的,从前他吮大拇指还下了三两酒呢。

走廊上有一张很旧很矮的小方桌,毛小白癞子就伏在这张小桌子上,一边抿酒,一边说话。天井里有谁,他就跟谁说话,如果没有人,他自己和自己说话,因为有一点酒气,自己和自己说话竟也有十分的意趣。待到二两酒下肚,毛小白癞子就开唱。

毛小白癞子,喜欢唱的有京戏和淮剧两种,但他能唱全的段落却是很少的,大都只是含含糊糊地哼哼而已。

老太婆哪一日要是心中有气,就会说:“吃吃喝喝,你倒像个浪荡公子了。”

毛小白癞子从来不和老太婆斗嘴,毛小白癞子是相信好男不和女斗的道理的。而且毛小白癞子认为,吃吃喝喝,吃的是自己的,喝的是自己的,理直气壮。

其实到了毛小白癞子这样的年纪,做做歇歇,吃吃喝喝,完全是应该的了。

巴豆回家时,毛小白癞子正唱在兴头上,巴豆站在一边等他唱尽兴了。

毛小白癞子见巴豆在一边听他唱,问道:“怎么样,中气还足吧?”

巴豆笑笑,说:“像毛头小伙子呢。”

毛小白癞子哈哈笑,立起身拿了酒杯往屋里去,很快屋里老太婆就骂出声来了。

毛小白癞子端了空杯子出来,见巴豆还站在那里,就朝他笑笑,说:“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巴豆点点头,但是没有说出口。

毛小白癞子看看他,说:“说呀。”

巴豆说了:“我想做三轮车。”

毛小白癞子先是一愣,他又仔细地看看巴豆的脸,然后毛小白癞子一拍巴掌,说:“哈哈,四十年前你就说过这句话的。”

毛小白癞子的话,是否引起了巴豆关于童年往事的回忆和联想?

已经说过,巴豆关于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许多回忆是和毛小白癞子以及他的三轮车联系在一起的。

在巴豆小的时候,苏州地方的庙会节会还是很多的,过去留传下来的一些节会仪式,到了巴豆懂事时候,虽然已不如从前那么重视那么讲究,但还是有一些活动的,比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清明时节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等,还都有不同程度的纪念形式和活动。这些活动,大都十分热闹,小孩子们是最喜欢热闹的,但是家里大人并不一定有时间有兴趣带他们去,那时巴豆他们一群孩子就盯住毛小白癞子,毛小白癞子好说话,也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闹,但是他是踏三轮车的,凡是热闹的节日,他是要去做生意的,他靠这个生活,靠踏三轮车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常常是无可奈何的,小孩子们无可奈何,毛小白癞子自己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