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局干部吴为一完成了一年的下派任务,基本上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双向目的,从吴为一一头来讲,锻炼了自己;从乡镇一头讲,得到了帮助,皆大欢喜。一年过得真是很快,不知不觉也就把任务给做了,回想当初将下未下时,多少有些忧心忡忡,不知这一年的乡村生活该怎么过下来,过去虽然也插队务过农,但那毕竟是从前的事情,现在再回头恐怕会有许多困难了,人总是向往好的日子,吃二遍苦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但是一年的事实告诉吴为一,当初的想法确实是有些片面,完全不知道现在乡下的情况。吴为一这一年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倒也不是说没吃一点苦头,但是这些苦头和从前的苦头是不一样的,吴为一总的感觉就是这一年过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有意义,日子也就显得特别的快,眼见着就到了结束的时候。吴为一告别了相处了一年的乡村干部和群众,回到局里来了。大家说,吴为一,看你不出,你还挺有能耐的,从前在局里倒是看你不出。从前吴为一在文化局基本上是个没声没息的人,也不拔尖,当然也不落后,就这么不温不火地过着,做自己的一份工作,再不惹什么事。这么下乡走了一圈,现在大家再看吴为一,觉得吴为一真的变了个人似的,吴为一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他在谈体会的时候,由衷地说,下乡锻炼,确实有好处。大家听得出这是吴为一的心里话,但是尽管如此,在第四批下派干部开始动员的时候,文化局却仍然没有人主动报名,局长到市里再三请求,终于说动了有关领导,免了文化局的第四批。
吴为一回局里以后好一段时间,心还一直挂记着乡下,他真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投入进去的,丝绸厂的发展、工业公司的创利创汇都是他日夜要挂在心上的事情,现在却突然地中断,不需要他去想去愁去奔波了。吴为一一时还不能调整过来,其实文化局的工作才是他的主干线,乡下只不过是他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吴为一倒把这小插曲认了真,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反倒不能适应了。虽然他在文化局工作的时间要比这一年的下派长得多,但是现在他看着局里的一切,倒觉得十分陌生似的,好像自己在乡下干了许多年突然进了一个全新的单位似的。上班时,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发愣,大家笑道,吴为一,乡下就那么好,像情人似的离不了啦。吴为一笑笑。
其实乡下对吴为一确实是很不错的,迟迟地舍不得吴为一走,如果按一整年算,吴为一这一批下派干部是在春暖花开时下来的,再到春暖花开时,就满一年了,那一批的下派干部派在别的乡镇的,都已经送走,县里也都开过欢送会,但是吴为一这里却是迟迟不开,大家说,再住几天,再住几天。说要等乡里领导全在的时候才开,以示重视,可是乡里领导是不大可能有哪一天全部在家的,他们常常在外面奔波,这吴为一是有了体验的,所以一拖再拖。春花已落,县里的组织部门管这事的也催了几次,因为再不送走,第四批倒又要来了,这才凑了个好日子把欢送会开过。会上工业公司的人和乡里的领导都很感慨,吴为一挂钩的乡丝绸厂和圩头村的干部也都赶来了,厂长和村长他们说起吴为一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都动了真情,眼泪汪汪的,弄得吴为一心里不好受,说道,我其实也没有做什么。他这么说,大家越是觉得吴为一好,便越是舍不得他离开,后来圩头村的村长激动起来,道,吴经理,你干脆不走了吧,留在我们乡吧。一语既出,大家都愣了一会,吴为一也不知说什么好。村长又补充道,下派干部留下的也不是没有。大家仍然不说话,后来还是乡书记说了,那怎么行,我们到底是小地方,吴经理以后是要派大用场的,我们留不住他,我们也不应该留住他呀!大家都说是。吴为一心里乱乱的,本来他确实是对乡下恋恋不舍,很有感情,但是村长的话使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感情,如果真的让他留在乡里,永远留下去,他能同意吗?撇开江小燕的想法,就吴为一自己的想法,吴为一也觉得自己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乡书记和乡长以及工业公司钟经理都一再道,吴经理,你人虽然走了,我们还是把你当作我们的自己人,还是我们乡的一个,以后有什么事情说不定还得麻烦你。吴为一很豪气地道,那还用得着说,你们不来找我,是你们不够意思,我不尽力是我不够意思。书记乡长经理又道,同样,乡里公司里有什么好事儿,也不会忘了你,逢年过节,我们都会派人给你送些东西的,即使在平时,你有什么要求,来一个电话,你若不找我们,那也是你看我们不起。吴为一点头,心里感动着,这一天的酒都喝到八九分以上,数厂长和村长喝得最过,基本上到了十分的状态,两个人都吐了,弄得很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