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无人作证 范小青文集1 > 默认卷(ZC) §五

默认卷(ZC) §五

只是像所有关心琴儿的人一样,希望琴儿早日好起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到学校上学。芦花拿起老师桌上另一个学生的作业本看看,这是一本作文本,学生写的一篇作文,题目叫作《故乡的土地》。下课的学生在外面的泥地上奔来跑去,将教室外面扬起一层层的泥灰,学生生动活泼的形象,使芦花的思绪又落到琴儿身上,琴儿病弱的身躯,正放在破旧的大藤椅里,琴儿脸色苍白,神情忧郁。

“芦花”,老师抬眼看看芦花,说:“听说在杨湾没有找到那医生?听说早就死了,怎么会呢?”

“不知道”,芦花说,“是他们家的邻居说的。”

“怎么会?”老师惊讶地说,“怎么可能,那天我送蒋先生回去的路上,蒋先生还对我说起周医生,说前不久他们还碰了头。”

芦花说:“也许,什么地方搞错了,总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搞错了,我找不到周医生。”

老师想了想,说:“别急,芦花,再想办法。”老师安慰芦花,说:“把这个带给琴儿,下星期的作业,让琴儿慢慢做,不懂的地方,留着我来讲。”

芦花收起作业本,上课铃便响了起来,老师有些苦涩地一笑,说:“上课了。”

老师夹着讲义,和芦花一起走出小小的办公室,走到教室门口,老师停下来,说:“对了,芦花,有个人,一个男人,来打听过琴儿。”

“谁?谁打听琴儿?”芦花心里隐隐约约地再次产生出一种预感,芦花说,“打听琴儿什么?”

“打听琴儿的病,问琴儿的病情。”老师说,“我看不出这个人是什么意思,也没有详细告诉他,他走的时候,有点遗憾。”

“他长什么样子?”芦花说,“是不是三十多岁,或者像四十岁?”

老师想了一想,慢慢地说:“也许吧,说不准。”老师努力回忆这个人的形象,可是老师怎么也回忆不起来,活生生的一个人,到了老师的脑子里,便成了模模糊糊的一片。老师有些担心地摸摸自己的头,老师说,“我的记忆,很不好,最近越来越差,我记不起这个人到底什么样子,只是知道他是来打听琴儿的。”

“别的,他有没有说什么?他有没有说说别的什么话?”芦花说,“比如说,他有没有说到他自己什么?”

老师摇了摇头,说:“他若是说说他自己,我也不会怀疑他什么了,他不肯说他自己,所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他有没有说”,芦花顿了一顿,心里好像有点紧张,好像马上要发生什么事情,芦花顿了一下,尽量平静地说,“他有没有说,他是个精神病人之类的话?”

“啊哈”,老师笑了一下,老师说,“芦花你开什么玩笑,行了,回去吧,我得进教室,学生等我。”

芦花看着老师走进教室,听到教室里响起一片乱糟糟的老师好的声音,芦花暗自笑了一下,走出学校。

芦花踏着村里的小路回家,琴儿依然坐在破旧的大藤椅里,向芦花微微一笑,婆婆在行灶前煎药,芦花走进屋,“补助发下来了。”芦花说,她从口袋里掏出季凤林给的纸包,给婆婆看看,“照顾我们。”

婆婆没有吭声,低着头烧火,芦花向屋里四处看看,像要看出些什么与平日不一样的地方。

“有人来过吗?”芦花说,“婆婆,有人来过吗?”

“谁,谁来?”婆婆抬起红红的眼睛,她的眼角永远渗着黑渣。

“没有人来?”芦花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望,她并不知道她在期望什么,也不知道她的失望从何而来,为何而生,“一直没有人来过?”

“没有”,婆婆奇怪地看着芦花,“你是不是,在等什么人,是谁?”

“没有”,芦花把眼睛转向一边,好像婆婆昏花的老眼,能够看穿她的心思,只是,连芦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些什么样的心思,芦花平平静静地说,“不等什么人。”

婆婆并没有完全相信芦花的话,她往灶膛里塞了一把柴,又抬头狐疑地看了芦花一下。

突然间响起了琴儿兴奋的声音,琴儿说,“狗,狗。”

芦花走出来,她看到院子门口站立着一条狗,狗的细长的目光投在芦花身上,“不是的”,芦花说,“不是的。”

“怎么不是”,琴儿有些奇怪地看着母亲,说,“怎么不是?”

“我是说”,芦花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