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卿这个官爵不低了,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副国务卿副首相。佚之孤在一旁赶紧恭维加鞭策,说:“仁兄一辈子没有遇到机遇,现在受到主公重用,给了你施展才能的机会,救一国之百姓,立万世之功勋。仁兄不要再推辞了。”
烛武领命说:“谢主公知遇之恩,臣当勉励而为,不辱使命!”
夜里,烛武来到秦国兵营的一侧城墙边上,命壮士用绳索把他从城墙之上放到城墙下面,他大摇大摆地直接奔向秦营寨门,岗哨拦住问:“什么人?”
烛武说:“郑国亚卿烛武夜访秦伯。”
岗哨一看是一个年迈的糟老头子:“别骗人了,亚卿不走大门,还从城头下来?”就是不让进。
烛武就坐在地上大声哭喊起来:“你们不让我见秦伯,秦国危险了!秦国危险了!”
哭声惊动了秦穆公的大帐,哨兵奉命把烛武押送到秦穆公面前。穆公问:“你是什么人?”
烛武说:“老臣是郑国亚卿烛武。”
“方才你在营门之前哭喊什么?”
“哨兵不让我见秦伯,我哭秦国危险了!”
“秦晋两国大兵包围郑国,郑国才危险呢!你应该哭郑国危险,郑国说灭就灭。”
烛武微微一笑:“是呀,大兵压境,郑国危在旦夕。郑国不灭对秦国还有好处,如果郑国灭了,危险就跑到秦国去了。”
秦穆公两眼一瞪:“怎么讲?说不明白,就宰了你祭旗,立刻攻破郑国!”
“我七十多岁了,死了并不可惜。你攻破郑国,能够得到什么?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秦国还有害处。你出兵打仗流血牺牲耗费钱财这个损失不说,你培育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这话怎么讲?”
烛武说:“郑国在晋国的东面,秦国却在晋国的西面,秦国和郑国东西相距千里之遥。秦国东面隔着晋国,南面隔着周国还有戎狄之国,灭掉郑国之后秦国能拥有郑国的土地吗?都将为晋国所有,秦国能得到什么?现在秦国和晋国实力相当,分不出强弱,一旦晋国吞并了郑国,晋国就会比秦国强大一倍。这时和晋国相比,秦国就是小国弱国。帮助强邻扩大地盘,就是削弱自己。聪明的人绝对不能做这样的傻事!君侯对晋国三代国君都有恩德,他们对秦国有一分一毫的报答吗?重耳复国以后,和秦国争勤王得到荣誉,秦国帮助晋国打败楚国,晋国成为霸主,号令秦国。晋国厉兵秣马,扩充军队,建立准六军,割占卫国的五鹿,险些兼并曹卫,现在又来攻占郑国。献公之时假虞之道灭虢国,回头就灭虞。虞公糊涂助晋自灭,这个教训君侯不可不借鉴吧?晋国强大之后,就会施展势力,重耳在世可能不答秦国,重耳之后免不了要和秦国开战。君侯这么聪明,怎能干这样的啥事?所以,秦国帮助晋国灭郑国,我替秦国的将来担心,替君侯感到悲哀!”
烛武点中了要害,重耳也说过灭郑秦国得不到好处,秦穆公才理解到这一层。秦穆公不住地点头,越听越认真,听完说:“大夫说的很对!”
百里奚说:“烛武巧言善辩,讲些歪理,他是想离间秦晋之好,主公不能听他的。”
烛武说:“君侯如果撤围,郑国愿意立盟,从今以后弃楚降秦。君侯如果东方用兵,行李粮草可以到郑国来取,可以加快行军的速度,减轻路途负担。”
秦穆公非常高兴,就和烛武歃血盟誓。不但不打郑国了,反而命令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将领留下二千兵卒帮助郑国守卫都城。不和晋国打招呼,在夜里秘密地班师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