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宋江山第六卷 > 第6章 第三节 力不从心

第6章 第三节 力不从心

第三节力不从心

王安石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开凿运河的想法一旦确定下来,他便风风火火地将其付诸行动。这日,夫人吴氏端着一些茶点,叩响了书房的大门:“相公,妾身给您准备了些点心。”王安石闻言,忙起身将她迎了进来。自从幼子死后,夫人的精神不大好,身体也跟着每况愈下。他接过妻子手中的托盘,半扶着她进屋坐下,关怀地说道:“夫人身体还未痊愈,此等小事,交由下人做就好,切莫吹了冷风再冻着。”

吴氏听闻此言,不由心中一热,忙起身欲拜,却被王安石轻按了回去,只得坐在椅子上说道:“妾身听闻夫君近来连日里操劳水利一事,已经久久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我自知你的性子,在兴头上定是什么都听不进去,又见昨日里王贵被你轰出房外,想来定没有人敢来劝你,今日便斗胆前来,劝你稍事休息,且吃了这碗银耳羹降降火。”说着,便端起桌上的瓷碗,轻轻吹了吹,递与王安石。

王安石望着眼前憔悴的妻子,心中不胜感慨。想当初自己中了进士,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又有些小名声,也算是大家眼中的如意郎君了。那时的吴氏,也是满带着期望嫁进来,却没承想,这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自己倒是对她颇多亏欠。自己这个脾气本就不圆滑,这几年也得罪了不少人,加之自己总想在地方干点实事,也连带着她跟着自己四处颠簸,早年因为青芜的事害她孕中落了病,让那女儿不足月便夭了。夫人这些年来身体都不怎么好,前些时日又丧了幼子,身体已是脆弱不堪,现下还这般为自己劳心劳力,着实让他感动,他忙接过那小碗,当着她的面几口喝下了。

吴氏见状,表情渐舒,上前用袖帕轻轻为王安石擦了擦,自知王安石尚有要事要做,也不便多打扰,转身便离去。行至门口,她却突然好像洞悉了王安石心中所想,便停下来,说道:“老爷不用觉得亏欠我,一切都是妾身自愿,我知道老爷是心怀天下之人,不会为了些儿女情长的小事为难。这次开凿运河之事,工程浩大艰难,我会养好身子,不让你挂念,你只管放手去做便是。”说罢便款款离去。

王安石望着妻子坚毅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个女子原来并不单单是他印象中的温顺柔和,而是在骨子里也透出一股和他一般的刚毅,不由让他对她又多了一层怜惜。虽然王安石自知对妻子的爱,远不如当年对青芜那般热烈,他和妻子之间,更多的是跳过了爱情后的亲情和相依,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亏欠加怜爱,才使得王安石这十几年来从未纳妾,在以后应当也是如此。

吴氏走后,王安石也逐渐收回了心思,眼下最重要的,该是如何策划兴修水利一事。常州地大,辖区东西约两百里,南北约一百六十里,若是要在境内开凿一条运河,单凭一己之力绝无法办到,必须和相邻地方合作。王安石也知道这绝非小事,须得上报上级,于是便提笔修书一封,请示浙西转运使。

书信寄出去已经五天,这几日王安石也没得空,整日召集部下商讨着如何开展工程,万事皆备,就等着上面的文书一到,便可开工。这日,王安石正和大家议事,王贵便慌慌张张地跑来:“老爷,到了到了!”说着,他恭敬地将文书递上。

王安石忙接过手来,想着这等造福百姓的事该是万无一失,便施施然将文书打开,可哪曾想这信上却只写着几个字:兹事体大,再议!

这给了王安石一记闷头大棒,这可如何是好?众人见他脸色大变,一时间也大致明白了这事估计上面是反对的,便也不再言语,毕竟为人下属,听人办事,只得宽慰王安石道:“王知州,这事切莫太急了,若是上面不同意,我们也没法子,只得从长计议罢。”却不料王安石把书信往桌上狠狠一拍,怒喝道:“不过是一帮怕事的,只想着自己这官坐得稳不稳,丝毫不顾及百姓死活。这事虽难,但却并不是不可行的,既然这相邻州郡不助我,我便靠自己,我就不相信,这事还能黄了不成。”

此话一出,可是吓坏了众人。这王知州初来乍到,的确是不清楚这里的民情。常州地大人稀,再加上经费不足,这几年来并不富裕,哪来的人力物力去承担一条人工运河呢,这王知州想得未免太过理想了。正欲再劝,却听得王安石发令道:“各位县吏,我们未得到邻里相助,只得靠自己。这事能大大改善百姓生活,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克服。自明天起,你等便召集县内的壮丁民夫,前来开工,如何?”

听闻此言,众人也都不敢应承,王安石看着他们沉默的样子,心当下便凉了一半。这上不允下不应的,难道得靠他一个人来办么?只得再次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