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宋江山第六卷 > 第19章 第七章 信任危机 第一节 熙河开边

第19章 第七章 信任危机 第一节 熙河开边

第七章信任危机

第一节熙河开边熙宁五年(1072)八月,王韶击败木征于巩令城,收复了武地区,筑城武胜。王安石接到捷报,当即写信给王韶祝贺。冬十月,置熙河路,领熙、河、洮、岷州、通远军,升镇洮军为熙州,以王韶为龙图阁待制、熙河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十一月,河州瞎等来降,封为内殿崇班,赐姓名包约。十二月,王韶又收复镇洮军。

熙宁六年元月,王安石听到王韶在前线又有新的胜利,心中欣慰,再次写信给王韶鼓励道:“承已筑武胜,又讨定生羌,甚善!”二月,王韶进筑康乐寨、刘家川堡,再次出兵占领河州,活捉了木征的妻子,震动很大。王安石难掩激动之情,再次寄信给王韶祝贺:“得喻以御寇之方,上固欲公毋涉难冒险,以百取胜。如所喻,甚善!甚善!”

三月,王韶攻取河州、熙河地区,不料羌族首领木征逃走。不久后,羌集兵数千反击香子城,掠宋军辎重。王韶当即就命侍禁田琼率七百兵星夜行军,前往救援,进抵牛精谷,却遭羌部袭击,兵败被杀。王韶急遣先锋苗授率领五百骑兵自河州回击,大败羌部兵。之后再攻牛精谷诸部,再次获胜,还守香子城。三月二十四日,王韶又遣知德顺军景思立打开通道,尽夺羌部所掠辎重,同时,王韶终于带着主力大军赶到,开始发起总攻。谁料木征狡猾,自知硬拼不过,开始兜圈子跑路,但敌不过宋军迅猛,两天后在架麻平被围堵,四千多吐蕃人被歼,战绩辉煌。谁料木征逃跑后,复入河州,趁着宋军首尾不能相顾的空虚,一举收复老巢。

这是宋军行军的弊端,以往每次主动进攻,都会落进这样虎头蛇尾的套路中,浪费了时间,付出了代价,该攻下的地方最终却还是守不住。但王韶不同,他是一个军事奇才,向来反对死打硬拼,而是要用脑子智取。于是不急不忙,先筑香子城,控扼要地,复遣军渡洮河,攻克康乐城,又亲自率军破珂诺城。四月下旬,王韶还熙州,遣军平南山之地、建康乐城、刘家川堡与结河堡,打通饷道,随即率军破踏白城,转兵香子城。又派德顺军景思立率领两千兵力躲开主战场,进筑河州,打得吐蕃人措手不及,随即占领河州,又马不停蹄,攻下岷、叠、宕等州,战果累累。

至此,熙河开边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王韶转战一千八百里,拓疆近三千里,招附吐蕃人三十余万人,虽木征还没落网,但也不妨碍它成为北宋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开边行动,同时也完成了对西夏的侧翼包围。

捷报传至京城,王安石和神宗相拥而泣,这是欣慰的泪水,四年来日日夜夜的忙碌,克服了多少艰难,才让新法得以推行,新法的成功让隐藏在新法背后的真正目的浮出水面。他俩还记得当他们第一次在朝廷上提出熙河开边时爆炸性的反应,他们虽然立场坚定,手段强硬,但内心还是没底的。所以自王韶出京的那一日起,他们便日夜煎熬,战战兢兢地等着战报的到来。如今,王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同时,也是新法交出的一份完美的答卷,王安石和神宗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他们做的并没有错。近年来,一些反对新法的积极分子在这几年被逐一打倒,苏轼被贬、吕诲病死、司马光辞职远赴洛阳修书,再加上之前欧阳修的退休,韩琦的权力也终被限制在大名府内。朝廷上,对于新法的阻碍渐渐变小,王安石和皇帝的眼前只剩下一派清明。

可事情绝不会如此顺利,就在王韶回京述职的空隙,西北再出祸端。逃走的木征卷土重来,令人吃惊的是,湟州董毡也迅速行动起来,派副将鬼章率兵两万,围攻河州。河州守将景思立领兵六千,进行回击,面对三倍之多的敌人,激战数个时辰,交锋十多个回合也没有落于下风。这时鬼章派兵直接从宋军后路进行包抄,后军将领却避战而逃,鬼章轻而易举杀入军中,中军、前军突然遇袭,将军王宁战死,韩存宝、魏奇重伤,战况急转直下。景思立得知后,立马派弟弟断后,无奈之下,全军向附近的山岭转移。回到山上,景思立悲愤难当,就要拔剑自刎谢罪,被众人拦下,之后又激励部下,冲下山再战,最终阵亡。余下兵将只得退进河州城,死守待援。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惊,神宗立即让王韶赶回熙河,主持大局。

半月过去,进一步的消息仍未传来,神宗如坐针毡。紫宸殿,众官上朝。

王安石站在队首,立在一侧,这时一人手执笏板出列奏请,说到熙河事宜,恳请停战,言之凿凿:“臣恳请圣上立即停战,熙河一战,劳民伤财,现下诸将战死,朝廷损失惨重,为何还要拖下去?河州本就是他人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