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浅谈系列之二浅谈大明十六帝 > 第4章 明仁宗朱高炽

第4章 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继位史称明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生于公元1378年的中都凤阳,在公元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五月二十九日暴死,享年四十八岁,登基执政还不到一年。

这期间他首先平反许多错案寃案,废除苛政杂税,赦免被他父亲迫害的堂兄建文帝时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及家属,平反昭雪冤狱,极大缓和社会矛盾,取消劳民伤财的郑和海上远航。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大规模用兵,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还准备从北京迁都回南京,因暴死而无法实行。

朱高炽是个仁君,他把赈灾抚恤灾民视为当政之重,他还重用老师杨士奇和文人夏原吉.黄淮.杨溥.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朝中大臣。还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楷模从言纳谏废除宫刑,停止为皇家采办珠宝,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据传他很肥胖,很难骑马打仗,因此他父亲朱棣造反时留他在北平看守后方大本营,朱高炽和他母亲徐夫人一起仅用万人成功守住李景隆五十万人围攻下的北平城。立下汗马功劳。

而父亲朱棣带了他两个弟弟朱高熙朱高燧出征,这两个儿子作战非常勇敢,帮了父亲大忙,尤其是二儿子朱高熙,还几次在危难关头救了老头子朱棣的命。因此朱棣很想废长立幼让朱高熙做太子,他曾经给朱高煦开过空头支票: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言外之意不是很清楚了吗?亏得解缙在一幅虎彪图题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这才打消朱棣歪念,最终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并把朱高熙封为汉王去往云南、青州,后又到乐安,朱高燧封为赵王去往彰德,使得二人都被驱逐出京城,远离政治舞台中心,从而解除朱高炽将来皇位的潜在威胁。朱高煦被迫离京因而怨气冲天,其不法之事被人揭发,朱棣大怒要贬他为庶人,朱高炽哭着跪到父亲面前为他求情这才得免。而解缙在公元1410年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竟遭朱高煦谗言,说他巴结太子阴谋造反,朱棣闻言大怒不由分说,下令将解缙逮捕下狱严刑拷打后来还被处死,真是伴君如伴虎呀!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喜静厌动,宽以待人选贤任能,他还喜爱武术和儒家正规教育,尤其喜好北宋欧阳修,认为欧阳修的文章是:三代以下,文人独修,有雍容和平气景。他还受到堂兄建文帝的关注,建文帝让老师方孝儒写信策反他,但他不为所动,将信原封不动上交给父亲朱棣,以打消朱棣的疑虑。明成祖朱棣每次出征都由朱高炽留守京城监国二十年,可见其深得明成祖信任。朝野上下对明仁宗也都大加赞赏,认为他是真正的太平天子。可是天不假人,也许是肥胖有心脏病,还有足疾,也极有可能纵欲过度,故执政仅九个月就猝然去世,终年48岁,五个妃嫔为他殉葬,真是残忍。

他生有十子七女,其中一子早逝。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遗诏传位于二十六岁的皇太子也是当了十四年的皇长孙朱瞻基,史称明宣宗,是大明第五位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