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贾母王夫人等人正焦急的等候着,不断遣人飞马报信儿,戌时三刻,好容易听得人报:“来了,来了!”
众人忙打点起精神,就有贾赦、贾政领着合族子侄,侯在西街门外,贾母王夫人领着合族女眷,立在大门外迎接。
少时,便就十来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行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垂手侍立于两面,随即便闻得隐隐有丝竹之声传来,然后四个太监举着两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行过来,跟着便是值事太监捧着冠袍带履、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随行物品,随后经过的则是四个一排,一共十列的宫女,最后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贾府上下人等,忙悉数就地跪下,就见几个太监跑过来,将贾母、邢王二夫人搀了起来,随即抬舆进门,众人忙跟躬身跟了进去。
但见游廊抄手挂满了水晶玻璃作成的风灯,园中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作成树叶模样,粘于枝上,映着两旁的灯光,只晃得宁荣二府如白昼一般,端的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元春在轿内看得如此排场,不由又喜悦又得意,暗想怪道皇上越发宠幸自己,越发倚重父亲,原来她的娘家,竟有如此财势!是以此番回宫后,她便渐渐有些儿骄横跋扈起来,除过太后和皇后,大有将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之势,这些皆为后话了,暂且不表。
且说太监们抬了元春銮轿进得贾府大门,直接便往贾母正室行去,随即方请凤驾下舆,扶进内室,升座受礼,遂有礼仪太监四个,引着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西阶排班,引着贾母及女眷等,自东阶月台上排班,只见元春轻启朱唇,道:“免。”众人方起得身来,躬身站好。
不多会儿,茶已三献,元春方降座,退入暖阁更衣,备省亲车驾进园游览。好容易游幸完了,复又归至贾母上房,方屏退众太监宫女,与贾母王夫人等厮见叙话。
除过王夫人,众人皆是几年不曾得见元春,是以俱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半日方彼此劝慰着止住了。
元春因问:“宝玉因何不见?”
贾母赔笑道:“回娘娘,没有谕旨意,外男不敢擅入。娘娘既问起,这就叫人去传过来。”一面命人去请宝玉。
少时,果见宝玉一身簇新进来,只气色有些儿不好,人也瘦削了许多,见得姐姐,也无甚喜意,只以国礼见过后,便自退到一旁,并不开口说话。众人皆知他牛心古怪的,也不奇怪,只管说笑自己的。
说笑了一会子,元春忽然道:“薛家姨妈和宝钗怎么不见?黛玉又怎么不见?”就有两个丫头退出去请三人。又是贾母出列道:“回娘娘,如此盛事,外眷自是无福出席,是以林丫头并在不咱们家。”
元春便有些儿失望,前次在藩邸里,因当时的宝亲王,当今圣上,看重黛玉,让她受了其他侧福晋、格格们多少白眼,是以此番她衣锦还乡,是拿定主意要好生磨挫奚落她一番的,倒不想她根本不在,就好比两军对垒,至临战时,方发现对手并不在的感觉。
王夫人见她垮下脸,因赔笑道:“果真娘娘要见她,马上打发人去叫来便罢了,不值什么的。”
“罢了,以后有机会再见吧。”元春想着一来一往到底费时,也就略过此话不提。
很快便见薛姨妈母女进来了,先欲行国礼,元春忙命免过,唤至面前叙阔别寒温,后者母女自是曲意奉承,不住捡好听的话来说道。
宝钗早已瞧见元春今日的排场和气势,心内不由又羡又爱又憾,料想自己今生是无缘如此金尊玉贵了,能做得国舅夫人,也算不差了,遂悄悄将项上的金锁儿有意晃到更明处,方陪元春说笑起来。
随即又有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娘娘游幸。”元春便就着宫女的手起得身来,同诸人步行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各色佳肴美酒罗列于桌上,元春先归了坐,命贾母等在下相陪坐了,尤氏、李纨、凤姐三个则亲自捧羹把盏,大开筵宴,吃喝起来。
荣国公贾府这边是热闹非凡,辅国公林府内,亦是温馨有加,原来今儿,离京将近一载的胤祥和兆佳氏,于白日里抵达京城了,整好赶上元宵佳节,这会子,两家人都聚在林府的上房内,一面吃喝,一面说话谈笑不绝。
原来胤祥自带了兆佳氏离京后,并未去扬州隐居,而是四处游山玩水,日子过得比神仙还快活,这会子他便在高谈阔论着沿途的所见所闻,惹得如海艳羡不已,只恨不能立时辞了官,带着妻儿们,亦一道去游历一番。兆佳氏则与贾敏坐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