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71章 战火已燃

第71章 战火已燃

的秘密武器,也是烧毁瓦剌粮草的关键。′z¨h′a~o-x^s·.?n\e/t`大军沿着黑河河谷快速潜行,月光偶尔从云层的缝隙中漏下,在河面洒下一片碎银般的波光,映照着士兵们坚毅的脸庞。

途中,有个年仅十七岁的小兵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滑落在地,发出一声闷响。朱勇的亲卫立刻策马上前,迅速将他扶入后备军的队伍,同时从后备队里抽调出一名面色沉稳的老兵补入先锋。那小兵咬着牙想挣扎着归队,却被亲卫按住肩膀:“好好歇着,后面有你杀敌的时候!”这样的场景在急行军中不时上演,却从未打乱队伍的节奏,这支年轻的淮军,正用钢铁般的纪律诠释着军人的使命。

当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亦集乃城的轮廓终于在晨曦中逐渐清晰。这座矗立在沙漠中的古城,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守城的瓦剌士兵抱着长矛,在垛口打着瞌睡,偶尔发出几声疲惫的哈欠,完全没有察觉到死神的临近。朱勇勒住战马,抬手示意全军停下,他抽出腰间的弯刀,刀身在晨光中闪过一道寒芒,低声对身边的副将下令:“左路五百骑,绕后切断水源,把守护水源的瓦剌兵尽数斩杀,然后在水里投下石灰粉;右路五百骑,去城外的沙丘后埋伏,阻击可能的援军;剩下的一千骑,随本将从正门杀入,直取粮仓!”

“得令!”三名副将齐声应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左路骑兵如离弦之箭,迅速绕到城后。守护水井的两个瓦剌哨兵正缩着脖子打盹,尚未反应过来,便已被淮军士兵手中的短刀割断了喉咙,连一声呼救都没能发出。士兵们立刻将随身携带的石灰粉倒入井中,白色的粉末在水中翻涌扩散,原本清澈的井水瞬间变得浑浊不堪,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与此同时,右路骑兵已经在城外的沙丘后埋伏妥当。他们趴在冰冷的沙地上,拉弓搭箭,箭头对准通往城池的唯一要道,只等瓦剌援军自投罗网。

朱勇亲率的一千精锐则直扑城门。两个身手矫健的淮军小旗手,像两只灵巧的猴子,抱着缠着铁钩的绳索,三下五除二便攀上了城墙。青砖上的苔藓被踩出两道湿痕,他们猫着腰,悄无声息地摸到守城士卒的身后。那几个瓦剌兵睡得正酣,嘴角还流着口水,其中一个小旗手手中的短刀寒光一闪,几个哨兵便悄无声息地栽倒在地,连哼都没哼一声。

两人分工明确,一人麻利地放下城门的吊桥,另一人则在箭楼上点燃了信号烟。当朱勇纵马冲入城门时,放吊桥的小旗手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大帅,给我们记功!”

朱勇勒住马缰,哈哈大笑:“先登之功,本将当然给你们记下!回去就上报朝廷,给你们升官!”

淮军精骑如潮水般涌入城中,瓦剌营地顿时响起一片慌乱的呐喊。士兵们没有恋战,直奔草料场和粮仓而去。他们纷纷张弓搭箭,将蘸了火油的火箭射向堆积如山的草垛。恰在此时,沙漠的晨风骤然变急,火舌迅速舔舐着干燥的牧草,噼啪作响地蔓延开来。

士兵们见状,立刻将携带的硫磺和火油泼向瓦剌的帐篷、马厩和粮囤。硫磺遇火瞬间燃起蓝色的火焰,火油则让火势愈发猛烈,火焰顺着风势爬上城墙,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暗红色。

亦集乃城内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瓦剌人的牛羊在惊惶中四处冲撞,试图逃离火场,却被熊熊烈火逼得无路可退,发出阵阵绝望的哀鸣;粮仓的木质梁柱在烈火中噼啪作响,很快便支撑不住,轰然坍塌在地,马料与谷物燃成一片焦黑,散发出刺鼻的糊味。

朱勇站在城头,望着城中熊熊燃烧的大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抽出佩刀,指向东方瓦剌王庭的方向,高声喊道:“弟兄们,让也先看看,我大明淮军的厉害!”

城下的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在火海中回荡,与火焰燃烧的噼啪声、瓦剌人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属于淮军的胜利凯歌。

亦集乃城的火光映红天际时,瓦剌守将黑古尔正搂着侍妾在帅府酣睡。他是也先的亲族,仗着身份在城中作威作福,昨夜更是饮了半宿马奶酒,此刻被冲天火光惊醒,只觉头痛欲裂,四肢绵软得像团棉花。

“敌袭!敌袭!”亲兵撞开房门的嘶吼声刺破耳膜,黑古尔慌忙推开身边娇喘的侍妾,赤着脚在地上摸索铠甲。镀金的盔缨缠在床脚,他一脚踹翻铜盆,水花溅湿了虎皮地毯,才总算把沉重的铠甲套在身上。跨出帅府的刹那,迎面而来的热浪烫得他睁不开眼——粮仓方向的火舌已经舔上了城楼,隐约能听见淮军士兵的呐喊。

“慌什么!”黑古尔强作镇定,翻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